如今,人类正越来越依赖钯元素等稀有元素,这些矿物在地球上的开采成本很高,并且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。如果能对存在于太空中的这些资源加以开发利用,将为人类文明永续发展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。
太空采矿,势在必行
历史沿革
1903 年,俄国科学家康斯坦丁·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想法 - 探索小行星,这位后来成为苏联火箭之父的科学家,大胆推测小行星上可能布满了珍贵矿石,第一次激发了人们对太空资源的向往。
直到1969年,人类第一次从外太空采集矿产 -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并收集了月球土壤和岩石带回地球,这些从月球带回来的土壤,除了一部分被用于科研外,还有一些日后被拍出了天价:一克月壤420多万美元。
随着航天科技的蓬勃发展,太空采矿正在由想象变成现实,而且已经走到了商业化的边缘。2021年4月27日,全球首个太空采矿机器人 - NEO-01卫星随着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。
我国第一家角逐企业
太空采矿已经开始走向商业化。当布兰森、贝佐斯争相试飞进入太空之前,太空的蓝海赛道就已被不少资本觊觎多年了。同时,在太空资源开采这个极其重技术重资金的赛道中,起源太空是参与角逐的第一家、也是唯一一家中国公司。
起源太空团队从2019年开始对太空资源开展研究和商业化工作,致力于太空资源开采和利用,目标为突破地球资源局限,开采近地小行星稀有贵金属等矿产资源,同时专注于多个空间卫星项目的研发。团队背景是我国顶尖的工程师,同时与国际专家学者紧密合作,站在行业发展最前沿。
目前,起源太空已搭载发射国内首个紫外波段商业探测载荷;国际上首个大视场新技术X射线空间望远镜;全球第一个太空商业采矿机器人NEO-01。今年6月,还将发射“仰望一号”空间光学/紫外望远镜,将成为中国第一台空间光学/紫外望远镜,也是全球首个商业公司开展以小行星发现、研究、预警为目标的太空望远镜。此外,起源太空计划在2022年底发射NEO-02号月球抵近探测器,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商业月球抵近探测,布局采矿设备的商业公司。
商业价值巨大
现代工业对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,一些资源已日趋枯竭。BBC在一份报告中曾指出,地球上的铟是ITO靶材、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元素,但地壳剩余开采年限只剩十几年;铂是重要的催化剂,但地壳中极为稀少,剩余开采年限也不到20年;就连人们常见的银剩余开采年限也只有20余年。
从更宏大的视角看,过去百年的工业革命依靠的是煤、铁等地表资源,而新一代科技发展依赖的稀有重金属则主要沉淀到地心,开采难度极大。但太空就不同了,那里资源极其丰富:小行星富含大量的金属资源,甚至有预测某些星球几乎遍布黄金、钻石……完美解决地球资源稀缺的问题。地球上目前开采的铂金属就是在亿万年的地球演化史中被小行星“砸”下来的。
如果能够大量获取太空资源,很可能会颠覆地球现有的工业体系,重塑科技实力。国际顶级投行高盛曾发布一份太空研究报告称,太空经济“有着长远而持久的机遇”,未来20年间行业规模将会成长至数万亿美元。
“在未来100年内,人类为生存必须离开地球,去太空寻求新的家园。”2017年英国物理学家霍金的这句预言,或许将成为现实。为了破解地球矿产资源枯竭的瓶颈与人类共同体可持续发展难题,开发与利用丰富的太空资源势在必行。